1.什么是厌食?
厌食是儿童摄食行为异常的一种疾病,各年龄儿童均可发生,但以1至6岁小儿多见。该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厌恶进食、偏食、拒食,无主动进食欲望,食量减少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因喂养困难而就诊的婴幼儿越来越多,小儿厌食现象也越来越普遍,已成为当今儿童的一个通病,同时也是造成儿童某些营养素不足的原因之一,给许多宝妈带来了困扰。
2.厌食的原因?
从生理特点来分析:1、宝宝脾胃功能稚嫩,容易消化不良;
2、宝宝不知饥饱,容易积食滞停
从心理特点来分析:1、父母没时间没耐心,不断催促,强迫进食
2、年老祖父母可能没方法没技巧,连哄带骗
3、请来的阿姨保姆可能没经验,呵斥或恐吓
4.辅食结构单一,宝宝早已厌倦
从行为特点来分析:边吃边玩、边吃边看手机、电视、追饭喂饭
3.小儿厌食的不良影响
营养不良,非洲小难民:出门会被别人评头论足,长期自卑;
身材矮小:担心个子不高受欺负,将来嫁娶没信心;
抵抗力差、易生病:经常上医院,花钱花时间花精力;
影响智力发育: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、学习成绩下降;
限制性格发展:可能出现内向、情绪不稳、影响亲子关系;
4.小儿厌食怎么办?
耐心喂养,巧妙搭配:对于小孩子不太喜欢的食物,可以试着改变食物本身的形状、变换着烹调方法、巧妙地搭配;同时在进行喂养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,加强与婴幼儿的言语鼓励和情感交流,从而促进患儿主动接受喂养,提高婴幼儿喂养质量。
适当补充营养素: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也是小儿厌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,尤其是锌和铁的缺乏。爸爸妈妈要注意在日常饮食中给孩子补充富含锌和铁的食物,如鸡蛋、牛肉、动物肝脏、山核桃等。严重缺乏时,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锌铁制剂。
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:不良的进食习惯是导致小孩发生厌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,不能小孩爱吃什么就给他什么,不喜欢吃的绝不在他身边晃悠。从给小孩添加辅食到小孩形成稳定的膳食结构前,都应该遵循不挑食、不偏食、饮食均衡、定时用餐的原则,同时创造良好的就餐环境(安静、愉悦,避免电视、玩具对婴幼儿注意力的干扰) ,具体吃什么由父母准备、吃多少由宝宝自主决定。
结合中医疗法:尝试小儿推拿、穴位贴敷、点刺四缝穴、中药汤剂口服等方法。厌食的根源在于脾失健运,脾胃气虚,胃阴不足,每个孩子的年龄、体质、病情均有不同,因此用药时需要非常谨慎小心,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辨证论治。